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梁溪网|无锡梁溪网|无锡城市生活门户

查看: 44143|回复: 0

无锡精明用地增强城市发展新动能

[复制链接]

2736

主题

2764

帖子

931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315
发表于 2016-8-12 13:50: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梁溪人家 于 2016-8-12 13:53 编辑

      前不久一个信息传来:2015年度全省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模范市仅有的两个席位中,无锡占据其中一个。
      “土地开发强度在全省最高的背景下,再夺模范市称号,对无锡来讲意义非同寻常。”市国土局局长吴春林昨天告诉无锡日报记者,无锡目前土地开发强度32%,这意味着到2020年每年可用新增建设用地仅约1万亩。一方面,无锡要牢牢守住“前门”,确保进来的项目好、效益高;另一方面要堵住破坏耕地的“后门”,实现保障发展、保护资源两不误。前后“夹击”倒逼出无锡以精明用地增强城市发展新动能的生动实践。
      数据显示了无锡土地利用的向好趋势:单位建设用地GDP产出由2010年的4.13亿元/平方公里上升到2015年的5.71亿元/平方公里,年均增长6.7%;1-6月全市工业用地供地321.48公顷,同比增长28.17%,高端化、绿色化成为项目的最显著特点。

用地是发展的支撑,摸清家底才能精准发力
      上半年,建设用地开发强度约为47.74%、临近规划建设用地“天花板”的惠山区,却供出产业用地近2000亩,与去年同期相比约增长280%。“除了招商、政府发展理念转变等因素,工业用地调查和差别化供地也是导致我区产业用地‘井喷’的主要原因。”该区国土局负责人说。
      一度推行的“摊大饼式”发展模式,导致小作坊遍地,工业用地和基本农田布局散乱,是不少城乡结合地区的发展之痛。“产业要发展,用地是支撑。必须创新土地利用政策,把低产、不环保、不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用地‘腾出来’。”市国土局负责人说。
      摸清家底才能精准发力。我市在全国率先开展工业用地调查,逐地块摸清企业用地、税收、用工等指标,对产业用地实行绩效管理,同步开展可利用资源核查,通过扎扎实实的“一本账”来找到内涵挖潜的方式。结合这项调查,我市去年推出了工业用地可以租让结合方式供地、符合条件的工业用地可以最低保护价出让等新举措,激发各地招商引资积极性。我市还拟对工业企业按亩均税收、全员劳动生产率、单位产出能耗、环保信用评定等指标进行A、B、C分类评价,支持A类企业引领或提质发展,限制B 类企业外延发展,倒逼C类企业提质转型或转移,并在用地以及用电、用能、用水、排污、信贷等资源要素配置上依法实行差别化调节。
      在土地杠杆的撬动下,一些低产、污染大的企业逐步让位于高端、绿色项目。惠山区从事新能源汽车项目的铠龙东方公司老总张立平说,他为寻找合适的生产用地在华东地区花了约一年,后来到惠山工业转型集聚区考察了一个月后就决定拍板签约拿地,主要就是看中这里重实业发展、土地供应保障到位、产业链配套较全。

总量控制的硬约束下,盘活存量成为重点
      在提高用地效率上,海澜集团一直很有心得。公司的物流园一期在原有的单层厂房进行加层改建,没有多占用一亩建设用地,增加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更为难得的是,集团还充分发挥出对产业链企业的辐射效应。瀚鸿服饰等3家上游企业在老厂房拆除后新建标准化厂房,容积率由原来的不到0.8提升至3左右,3家企业今年销售可增至25亿元。
      随着构建节约用地“1236”战略布局的实施,在建设用地总量控制的硬约束下,无锡发展进入了“增量递减”轨道,土地利用的重点随之侧重于存量的盘活。
      通过厂房加层、老厂改造、内部整理等措施“零增地”式改造升级,这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采用。而积极向地下拓展空间,则成为我市一些园区、街区新的发展方式。锡东新城商务区在高铁旁建成国内领先的地下车行系统,连接周边24个高强度开发楼宇地块及高铁车站停车楼地下车库,建筑平均容积率从2.0提高到4.5,整体开发量达到150万平方米,相当于节约用地约30公顷。
      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不断在创新。除了政府收储改造,我市还实施了原国有土地使用权人或所有权人自行改造、市场主体收购改造等多种模式。由300亩废旧厂房变身而来的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吸引国内外一流的影视公司入驻,去年税收2.45亿元,是2014年的6倍。近来该园区更是拉开工业旅游架势,并准备申请4A级景区。
      据统计,近五年全市累计盘活存量用地6.9万亩,年度土地供应面积中的存量建设用地占比提升至50%以上。

发力供给侧改革,出实招降成本激活力
      土地要素的配置考量从需求侧转向供给侧的变化,为无锡产业发展新旧动能的转换贡献了一己之力。
      控总量,不是一刀切。市国土局推出供地的差别化政策,对“两高一低”项目严格限制,而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基础设施等项目则是应保尽保。今年全市180个重点项目,至6月底已完成供地147个。在经营性用地方面,严格控制商业地产供应,按消化周期情况分区域调控住宅用地。上半年商品住宅去化周期已降至8个月。
      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当用实招。去年,国土部门明确对一次性投资超过5000万元的新建制造业项目,可按国家规定的工业用地最低保护价供地。生产太阳能发电设备组件原料的“京运通”项目,以19.2万元/亩的国家工业用地最低保护价在无锡惠山工业转型集聚区拿地,预计年销售额可达12亿-15亿元。“以前惠山区基准地价为32万元/亩,现在区里着眼长远发展,对多个部门综合评判下来发展前景好的项目以最低价供地。”该区国土局人士说。市国土局还出台规定不再向用地单位收取与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有关的11项土地测量行为的测量费用,将土地使用权交易服务费从原来的1.5元/平方米下降到1元/平方米。用地单位仅上半年就节省测量费110万元、交易服务费139万元。
      国土新推的“四全”模式则从另一条路降低企业负担。这种模式着力于公共服务标准化,统计数据表明,国土资源业务当场办结率从起步时的92%提升到95.04%,项目落地时间普遍比预计缩短50%以上,降低了办件时间成本。


来源:无锡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热门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