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伯渎桥堍,运用高科技手段打造的“运河之眼”上演了一场激情四射的3D灯光秀。在灯光的烘托下,“1921”“2021”两组数字发出耀眼的光芒,映出一河璀璨。无锡古运河畔,红色基因正迸发出强劲的生机和活力。 悠悠大运河,无锡环城过。这不仅是一条历史之河、文化之河,还是一条红色之河。运河水滋养了无锡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运河畔孕育出无锡早期党的基层组织,无锡运河沿线留下了诸多红色资源。而今,无锡运河沿岸风光旖旎,人居和谐,一处处红色地标犹如一颗颗红宝石镶嵌在岸边,提醒人们不忘过去,更给人们带来前行的力量。串珠成链,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如火如荼的当下,一条闪亮的“红色项链”在无锡呼之欲出。 留住运河畔的红色记忆 迎着清晨的朝霞,走进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的“南书房”,一曲曲斗志昂扬、催人奋进的乐章在耳畔响起。清名桥街道塘泾桥社区歌咏队的30多位成员正在排练他们的原创作品《颂歌献给共产党》。队长朱勇泉说,“写一首歌献礼建党100周年,我很高兴,也很自豪,我们还要写更多更好的歌来歌颂伟大的祖国,歌颂党。”“南书房”里涌动着一股股红色热潮。这一开放式的学习空间,已被打造成为南禅寺街道“古韵南禅红色驿站”基层党建工作指导站。 在这栋江南庭院风格的建筑内,设有六大红色功能区,面向党员、居民、商户、游客24小时开放,成为古运河畔重要的党建会客厅。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单位前来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习交流、知识竞赛、红歌演唱等活动。这一红色文化空间也为商圈党员、流动党员提供了一处夜间“充电”平台,推出了广场电影、露天党课等内容,累计播放革命历史题材、党史军史题材等红色电影150余场,开设红色夜党课100余次,辐射党员群众1万余人次。 江苏古运河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顾慧坚告诉记者,通过深入挖掘大运河的红色历史,将红色文化基因植入运河的文商旅资源中,以点带面、以面成片,逐渐形成了无锡古运河的又一大品牌内容和精品线路: 这里有大窑路社区党建工作指导站。站内通过提炼无锡窑工抗倭的民族精神、展示与古窑相关的红色精神、整理建党百年各历史时期激昂奋发的经典歌曲、组建红歌合唱团等,让历史说话,让文物活起来。 这里有刚刚亮相的中共无锡工委机关旧址(培南小学)。一场《迎接黎明》主题展重现了当年中共无锡地下党人以培南小学为掩护,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坚持斗争、迎来城市新生的光辉历史。二楼复原了旧时的学校教室和校长室,并同步建成了基层党建工作指导站。 这里还有祝大椿故居党员教育实境课堂。故居策划引入多个爱国主题的互动式剧本,搭建沉浸式党史学习教育平台,创新学习方式,通过场景打造、声音烘托、DM演绎,让每一位党员都沉浸其中,体验革命前辈在保家卫国进程中遇到的各种艰难险阻,深入了解党史。 经过半年多的建设,无锡古运河党建风景带核心区已初具规模。一座座党建新地标、党员教育新基地、党群服务新亮点展现在广大党员群众面前。乘一艘“梁溪党建联盟号”,开启一场运河红色之旅,一处处红色地标在运河文化的传承中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点亮沿运河的红色地标 6月29日上午,梁溪区北大街街道兴源家园西侧围墙内,侵华日军水牢旁,无锡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肖根荣为北大街街道党建指导站的全体成员和街道的16名预备党员讲起水牢的故事。这处水牢,是无锡沦陷期间,侵华日军为巩固对占领区的统治、残害抗日军民,于社桥驻锡警备队队部内设立的一处野蛮设施。它的存在,是日军侵占无锡的铁证。而今,它成了“北厢印记”党员实境教育微站。北大街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杨烈告诉记者,街道立足、深挖辖区的红色文化资源,收录了水牢遗址的基本概况以及新四军在无锡抗战的烽火记忆,在保护水牢遗址的基础上丰富了红色阵地场景,把大运河畔百姓家门口的红色教育基地变成了党史学习教育的“活教材”。 同样在6月29日上午,一场交织着音乐、舞蹈与讲述的沉浸式实景演出在荡口古镇王莘故居上演。这是无锡市文广旅游局“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红色故事汇”进村镇的首场活动,讲述的是无锡籍著名音乐家、《歌唱祖国》作者王莘的故事。“这个创意我给满分。”游客小胡说,经过这场演绎,她对王莘其人其事有了更深的认知。“红色故事汇”以“百年征程”红色故事为主题,在运河畔的一处处红色景点中,演员们用讲故事、快板、情景剧、评弹、锡剧、歌舞等多种艺术形式讲述红色小故事,通过“讲、演、播”的方式,线上线下传递红色力量,传承红色基因。而在传播的过程中,运河红色地标也被一一点亮。 大运河文化带分布着党的重要机构旧址,重要党史人物的故居、旧居、活动地,重要事件、重大战役战斗遗址,具有重要影响的革命烈士事迹发生地或纪念地,以及与重要党史活动、重要思想和文化事件有关的各种遗迹。无锡高度重视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凸显红色基因,对红色资源的发掘、整理、开发和利用都上了一个新台阶。 近年来,无锡各地下大力气保护、利用革命遗址,修复、重建了一批纪念设施,打造、推出了一批红色游线,并把一批红色文化场馆纳入大运河旅游示范点中。这些宝贵的红色资源,基本反映了党领导无锡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的历史情况,蕴含着党的优良传统和伟大的民族精神,构成了运河文脉的底色和不可磨灭的红色记忆。 让红色文化更贴近生活 走进“千年才巷”小娄巷,登上来鹤楼,一幅今昔流转的历史画卷出现在眼前。这里就是刚刚揭牌的小娄巷来鹤楼·党群驿站。作为梁溪经投集团党建工作的成果展演地,来鹤楼的二楼,一幅幅展板记录下古巷新生之旅,生动呈现新时代党员干部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全新风貌。梁溪经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东表示,小娄巷少宰第原是明代状元孙继皋的老宅,来鹤楼是孙家的藏书阁,作为孙氏历史文化展陈馆,这里不仅将打造成热门的旅游目的地,还将成为服务商户党组织、社区党员的活动基地。 无锡运河沿岸的红色资源十分丰富,用好用活这些红色资源,加强红色资源与大运河文化带之间的关联性,凸显连线成面效应,让红色文化鲜活地融入时代生活,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专家建议,应助推运河文化、红色文化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运用高科技手段,以市民、游客可接受和感知的方式,把红色资源更多地融入公众生活场景。同时,利用无锡优越的自然人文风光和优质的生态环境,因地制宜地打造特色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将红色游与观光游、休闲度假游等大众喜爱的旅游项目结合起来,形成以红色旅游为主题,可体验、可感受、可传播的形式多样的复合型特色文旅产品。 日前,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历史资料中心就江苏大运河沿岸的红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进行了实地调研。无锡开辟大运河红色专线,将运河沿线的南禅寺、清名桥、中国丝业博物馆、古窑遗址、中共无锡工委机关旧址等串联起来,讲述运河红色故事的做法获得了专家们的点赞。专家提出,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总体规划中,要结合国土空间规划,深度挖掘运河沿线的红色资源,规划红色文化示范点,串联沿线重要遗址,分级分类建设完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文化场馆,完善一批教育培训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等红色旅游项目,精心开发红色资源旅游精品路线,让大运河文化中流淌的红色血脉成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亮点。(张月、韩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