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溪网|无锡梁溪网|无锡城市生活门户

查看: 2987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夏至的日子 让我们说说无锡老民俗

[复制链接]

2736

主题

2764

帖子

931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31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6-21 11:11:3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梁溪人家 于 2016-6-21 11:15 编辑


      树上的蝉儿开始鸣叫,夜空中的星星越来越多,大热天就要到了。在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中,夏至是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早在公元前七世纪,我们的先人就用土圭测量出正午日影最短的一天,将其定名为夏至。夏至也是个重要的节令,明清时期,每逢夏至皇帝都要率文武百官到地坛举行祭祀仪式。

吴地夏至分三时
      上个周末,记者在滨湖区远郊的一处农田,看到了无锡越来越少见的插秧场面。夏至这天,北半球白天最长、夜晚最短,光照充足。农民们抢抓农时,忙着夏种与夏管。古书中“夏至”的“至”有三个意思:一是指“阳气之至极”,二是说“阴气之始至”,三是表明“日行之北至”。这天,阳光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长。其后阳光直射位置开始向南移动,白昼渐短,但由于太阳辐射至地面的热量仍比地面向空中发散得多,所以在之后的一段时间气温会继续升高。
      天文学上规定,夏至为北半球夏季的开始,这时农作物生长旺盛,同时杂草、病虫害也迅速滋长蔓延,需加强田间管理。吴地就流传着不少与农事有关的夏至俗谚,江南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刘桂秋先生曾出版过一本《吴地节日风俗》,其中记录有夏至节气的吴地旧俗。这些旧俗有关农事的部分,被农民沿用至今。由于夏至的特殊性,旧时看天吃饭的农民会时刻关注夏至前后的气候变化。这天,各地农民忙着祭天,北求雨,南祈晴。
      吴地风俗中,夏至日称为“交时”,“时之为言农时也”,可见这段时间对农作物至关重要。整个夏至期间则分为“三时”:头时3天,中时5天,末时7天。时初下雨,叫“迎时雨”,时末下雨,叫“送时雨”。每时之末忌雨,谚云:“三时三送,低田白弄”。时中又忌雷,谚语说:“时里一声雷,低田拆舍归”。可见农民很怕在夏至节气里遭遇雷雨天气,会影响到收成。《清嘉录》中记载的夏至相关禁忌有“居人慎起居,禁诅咒,戒剃头,多所忌讳”。也就是说,在夏至,要按时起居,不能说别人坏话,也不要剃头理发,否则会“破运”。

别处夏至吃面无锡人吃馄饨
      夏至和冬至一样,曾经是民间的重要节日。我国汉代就有过夏至节的习俗。但夏至的吃食,各地存有差异,但不少地方都有夏至吃面一说,所谓“冬至饺子夏至面”,而“吃了夏至面,一天短一线”干脆把吃面和夏至后的天象变化结合了起来。吃面是因为夏至时新麦已经登场,吃面有尝新的意思。
      在吴地,夏至日各地的节日饮食风俗也不尽相同,这往往与当地的地理、物产、信仰观念等因素有关。比如,旧时上海地区的人们在夏至日是例行吃面的,而无锡人偏偏反其道而行之。夏至这天,无锡人早晨喝麦粥、中午吃馄饨,取混沌和合之意。麦粥不仅清香宜人、健脾养胃、老少咸宜,能有效缓解人们“苦夏”时的食欲不振,同时还可祛湿利尿,是这段时节不可多得的养生食品。
      “夏至一天,光外卖馄饨就能销出去上千斤,堂食也比平时要增加一半的销量,毕竟是老风俗。”无锡最著名的馄饨店王兴记相关人士给出了这样的数据。而在朝阳农贸市场二楼做鲜肉加工和生面摊的几位老板更有体会,每年夏至一到,他们就要忙得水也顾不上喝一口,每天的肉糜加工量和馄饨皮销量比平时都要翻番。
      “夏至馄饨冬至团,四季安康人团圆”,是无锡老话。馄饨,古人认为其形“颇似天地浑沌之象”,“馄饨”又与“浑沌”谐音。盘古开天,浑沌初分,吃了馄饨可得聪明。在无锡人眼里,“夏至吃馄饨,热天不疰夏”,又包含了祈求平安度夏的良好愿望。吃过馄饨,无锡人还要为孩子称体重,希望孩子体重增加更健康。说是这天称了体重后,就不怕夏季炎热,不会消瘦,否则就会有病灾缠身。

老祖宗是怎么消暑的?
      夏至到来,离真正的大热天越来越近了。现代人居有空调、电扇,食有冷饮、冰淇淋,而在“什么都没有”的古代,人们除了躲在树阴下,还有什么避暑的好办法呢?
      顾禄的《清嘉录》中,对明清时苏州人的消暑食品及防暑工具有较详尽的记载:街坊叫卖凉粉、鲜果、瓜、藕、芥辣、索粉,皆爽口之物。什物则有蕉扇、苧巾、麻布、蒲鞋、草席、竹席、竹夫人、藤枕之类,沿门担供不绝。土人剪纸为方圆六八角灯,及画舫宝塔舟车伞扇诸式,或以鸭卵空其中粘五色楮,彩画咸鱼,穴孔纳萤,谓之萤火虫灯,供小儿嬉玩……
      其实,我们很早就有藏冰、用冰的技术。所谓“藏冰”,是指在冬天将天然冰块贮藏起来,以备夏季之用。旧时,在吴地不少地方都有专门藏冰的冰室,称为冰窨、冰窖,如苏州的冰窨在葑门外,共设窨24座,以对应二十四节气。到了三伏天,就有担夫在街上挥汗卖凉冰,有的还在凉冰中杂以杨梅、桃子、花红之类,俗呼为冰杨梅、冰桃子等。卖鱼的用凉冰来护鱼,谓之“冰鲜”。
      ●一九二九,扇子不离手;●三九二十七,饮水甜如蜜;●四九三十六,拭汗如出浴;●五九四十五,头戴秋叶舞;●六九五十四,乘凉入佛寺;●七九六十三,床头寻被单;●八九七十二,思量盖夹被;●九九八十一,家家打炭墼。
      “夏九九”生动形象地反映了日期与物候的关系。和“冬九九”里冷在三九、四九相对应,“夏九九”中,热也在三九、四九,两个九九歌形成鲜明对照。而事实上,因为我国南北温差夏季小、冬季大,因此,“夏九九”没有“冬九九”那样的地域局限性,因此,“夏九九”比“冬九九”适用范围更广,除了青藏高原、西北部分地区等地区外,我国大部分地区都适用。



来源:江南晚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热门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