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溪网|无锡城市生活门户

标题: 残疾人工艺品做得好但销售难 [打印本页]

作者: 梁溪人家    时间: 2016-7-17 13:33
标题: 残疾人工艺品做得好但销售难
本帖最后由 梁溪人家 于 2016-7-17 13:34 编辑


      “我们慈善爱心大院里,制作的各种手工艺品有几十种,但销售渠道不畅。”昨天,广丰新村社区的苏卉清点仓库时,面对成堆的毛线织品、手工缝纫作品和水晶串珠作品有点犯愁。这个爱心大院主要是面向残疾人和贫困家庭的,经过三年的运作,产品越发丰富,但是销路却依然是他们发愁的问题。

项目不断完善,残疾人生活更充实
      这几天,慈善爱心大院的几位学员特别开心,他们又研究了一些新花样,创作出新的纺织和串珠作品了。这几年中,慈善爱心大院中的作品从原来的10多种变成了好几十种,他们请江大的老师们设计的靠垫、布袋都挺有范的。布料选用了时尚、环保的亚麻布,里面是优质填充物。在仓库里看到一款靠垫,奔跑的卡通小狗,咖啡色的背景,既耐脏又耐看。去年,他们的用串珠制成的玫瑰花,不会凋谢,在情人节就卖得不错。而那种编织的小包,上面有可爱的图案,大人们喜欢给孩子买一个挎着。
      产品的完善是花费了一些功夫的,像他们的一款串珠苹果就进行了几次改良。他们比较了圆形珠子和带棱角的珠子,有棱角的珠子做起来非常扎手,但是因为有棱面,在阳光下看起来会有一层特殊的光彩,销售时就容易吸引别人的关注,更好卖。他们现在的手袋和小枕头,都有一定的设计感,感觉还不错。
      有了这个平台,不少残疾家庭也开始有了希望。来自苏北的学员胡晓燕一直在慈善爱心大院学串珠子和编织,每个月能获得400元左右收入,目前广丰新村的10多名残疾人学员不仅能享受到各类就业补贴,每月还能获得200元至400元不等的劳动所得。胡晓燕说,虽然劳动所得不多,但让她的生活更充实,也能收获更多来自社会的认同。

产品越做越多,销售单一成难题
      产品成熟了、品种增加了、款式优美了,大家高兴之余,销售问题却出来了。广丰新村社区的工作人员苏卉介绍说,制作出来的手工艺品主要通过志愿者义卖、公益网络平台两个渠道销售。前不久,他们在广丰中学的一次义卖就卖掉了好几百元。另外,普济公益也经常会帮他们销售一些成品,每个月能结到300元上下。但是总体来说,量走得还是比较慢。他们目前积压了各式手工艺品近百件。一部分制品是由于各式新产品试验时制作的,手艺不熟练、配色不协调等原因造成了品相略差,看到这些由残疾人学员花十天半月才制作成的艺术品卖不出去,社工们很无奈。
      苏卉表示,他们分析原因,主要在于残疾人手工艺术品耗费时间多,所以价格贵。正常人十几分钟做的东西,到残疾人手上就要几天,从生疏到成熟制品,需要更多时间的练习,也需要消耗更多材质,才能做成一件品相优良、能够销售的手工制品。像同样的一款串珠苹果,网上的价格只有他们的一半。另外,手工艺术品在日常生活中实用性不高,都是一些装饰品之类,市场需求量不是很大。他们也没有专门的销售人员,作为公益组织不可能请专人去销售手工艺制品,而日常的销量一直都是依靠社工的各方协调和社工义卖,联系公益平台帮助买卖等办法,也有在各景点闹市区格子铺中展放,但卖出数量相当少。

公益产品也要遵循市场规律
      据观察,像慈善爱心大院这样的问题在不少类似的扶持弱势人群的项目中都或多或少存在。比如现在不少项目组流行制作的手工皂,做出来却销不出去。一位市民表示,这些由残疾人制作的产品,确实也存在着质量和品相要弱一点的问题。也有人表示,感觉残疾人义卖中的一些产品售价和同质物品相比,甚至略贵。
      在香港义工梁嫣红看来,残疾人的一些产品进行销售时,一定要遵循同样的市场规则,才会有生命力。如果卖得太贵,则是一种爱心的透支,无法吸引别人下次来购买。
      江南大学社会学专业的副教授王金元表示,现在针对残疾人的一些项目解决了残疾人参与和部分收入的问题。一般来说,产品可通过资金购买支持和出售后获取资金收入两种方式来帮助残疾人解决销售问题。如果是要靠市场化的销售,产品本身要有特色,同时也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像他在香港参观的一家残疾人面包店,产品本身不错,政府学校又来订购,就能走出路子。但残疾人本身产品的定位和制作流程如果出现了问题,政府和社会也应该多给予他们一些帮助。
      据介绍,有些地方还通过资金购买支持来扶持残疾人,即业内通常所说的两头在外,由投资人购买原料,招募技术人员培训残疾人生产,然后再由出资者售买,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残疾人产品销售的难题。
黄孝萍/文


来源:江南晚报




欢迎光临 梁溪网|无锡城市生活门户 (http://wuxi0510.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